不知道从何开始,七夕节隆重起来,而且被赋予了爱情的含义。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温情脉脉的时节,依月抒怀,
天河弦馆近三十新老师生,以琴代语,举办以琴会友小雅聚。
参与者陆续来到,
天河弦馆创始人陈洪老师一曲《良宵引》暧场,
开始了这个盛夏之夜温婉的主题
红学家蒋春林老师先为来宾讲解宋代婉约风格的主要代表秦观的生平以及他的诗词欣赏。
他才情万丈,官宦沉浮,他的诗词滋养一代又一代了中国人的某种情怀
蒋老师还朗读了秦观著名的《满庭芳》。
当她读到“...楼高望断,灯火已黄昏”时,心想,琴馆正地处城之高处,而今华灯初上,也算是应景了,大厅里一众俊男美女,那也确是“满庭芳”呀!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写牛朗织女,也是在诉说他自己的真情切意。
传说他认识一位倾心于他的湘中绝色才女,但自己身在官场颠沛流离,双方终是未能真情相拥。
这是一个比牛郎织女更加荡气回肠的故事。
陈洪:平沙落雁、 忆故人
这两首古琴名曲,大概称得上是古琴曲当中“婉约派”代表。
《平沙落雁》,也叫雁落平沙,三四百年来流传甚广。雁过衡阳,故园回望,是写逸士心胸,又是念人情长,旋律优美,略含感伤,隐隐透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意趣。
《忆故人》,是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化作青鸟为探看的思念。
朱小燕 :枉凝眉
电视剧《红楼梦》里的主题曲,意远情深,琴声悠扬,延续着七夕之夜的主题。
张扬:流水、广陵散
琴曲中的豪放激昂。
广陵一响动天地,鬼泣神惊;
流水潺潺,乱石崩空;高山青青,周而复始。
李伟清:漁樵问答 、洞庭秋思
斧伐丁丁,漁歌和鸣,
青山依旧,夕阳西坠。
休言孟德,不说刘备,
只向清风,一场鼾睡。
洞庭宽广,装天下多少情?
陈和乐:长门怨、龙翔操
金屋藏娇已成旧梦,长门啼泪难回往日,
飞龙长空任翱翔,君命由你不由天!
彭芝珏: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早知今日伴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夏日未过,却己闻到秋的气息。
范少零:斯卡布罗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琴声悠悠,时间飞快,来宾陆续散去
有五六人兴致未尽
窗外就是天河,
今日的天河,
万家灯火如若繁星点点。
在这天河里,也不知有多少柔情似水的故事,但这儿没有冰寒,是温暖的天河,很多人都可以在此找到人生的位置。
人生在世,日争朝夕,不可只盼着七夕。
几杯茶的功夫,琴馆安静了一会儿,
芝珏对和乐说:
“师兄来一段‘青城山下’吧?”
和乐抬头看了一眼,
手里拿着一瓶玫瑰花,一脸的笑:
“嗯,,,好,我弹,你唱。”
琴声再次缓缓响起:
“...青城山下白素贞
洞中千年修此身
一心向道无杂念
皈依三宝弃红尘...”
这是一段千年的情爱传奇。
得益于现代科技,我们可以如此清晰净心地欣赏着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
云水淼,天地宽,青山隐隐,绿水长流,心怀惓惓,明月可鉴。
此情此景处,当抚一曲《潇湘水云》。
陈洪老师移步琴前,
滚拂声过,九疑山前烟水茫茫,千里斜阳。
这是南宋时期郭楚望所作的曲子,充满了一种热爱山河故里的情怀,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极高的一首琴之大操。
陈老师说不常弹该曲,不容易把握,但今日夜空繁星闪烁,当将琴代语,以为抒怀。
曲子结构精巧宏大,奔腾激越中婉转不舍,在这七夕之夜,除了对江山社稷的眷怀,更多的也许是一种柔情荡漾与缠绵依恋。
再读秦少游的句子吧: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曲罢人散,琴馆的窗外星河璀璨!
大漠长河于天河弦馆 2019.夏